财政部四川监管局:“四措并举”赋能设备更新政策提质增效
- 2025年10月15日0:00
- 参与互动

2025年10月15日 来源:财政部四川监管局
设备更新改造有利于促投资带消费、稳定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实体经济效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释放财政政策积极主动信号,为设备更新改造保驾护航。四川监管局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政治引领、专业淬炼、机制优化、协同联动,做好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审核工作,让财政资金发挥引导撬动作用,保障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落地见效,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一、坚持政治引领,把稳监管之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四川监管局提高政治站位,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出发,深刻领悟中央出台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对扩大内需的重要意义,锚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将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监管工作纳入年度工作清单,提前谋划部署,成立审核工作专班,选强配强审核力量,构建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核机制,明确重点工作方向,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筑牢监管基础。
二、淬炼工作能力,激活专业引擎
一是围绕贴息审核工作实际,组织相关处室认真学习政策文件,理清工作思路,开展交流研讨,明确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握审核节点和要求,研究制定审核工作方案。二是审核前预判政策执行痛点、难点,聚焦政策支持领域、资金使用方向、贴息计算过程、提前还款情况等关键要素,研究下发资料清单,规范数据填报模板,统一设定计算公式,为高效开展审核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坚持全口径全覆盖审核复查,通过“交叉验证 逻辑校验”确保项目申报材料的数据有效、口径统一、计算准确。同时,密切跟踪政策变化动态,建立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审核工作群,及时更新传达监管工作要求,保障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快速有序推进。
三、驱动机制优化,提升监管效能
一是强化监管服务理念。梳理总结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执行中发现的典型案例,按照申报主体进行分类归纳,及时向财政部门、金融机构反馈意见,指出工作改进方向,不断提升申报准确性,形成良好互动机制,加快政策落地速度。二是运用调查研究手段。通过开展数据分析、邀请金融机构座谈等方式,挖掘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不足,深入分析背后成因,及时提出政策建议上报,有效促进监管成果转化运用。三是聚焦资金流向监管。建立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台账,持续跟踪贷款资金“贷、放、用、还”全流程使用情况,及时开展回溯分析,保障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资金安全、合规有效使用。
四、加强协同联动,凝聚监管合力
强化与各部门、各单位的沟通协作,以资源整合聚合力,以同心联动提质效。一是加强纵向联动。针对审核疑问,及时向相关司局汇报请示,校准政策执行口径。二是强化横向协同。以促进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积极性与资金使用合规性、精准性为出发点,加强与地方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政策执行情况,统一审核标准。三是注重政策宣讲,采用现场审核与线上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帮助金融机构与经营主体准确把握政策口径,对存疑项目与经办金融机构进行一对一沟通指导,确保“两新”政策开好局、起好步。
自两轮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以来,四川省共有上百家企业获得支持,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上亿元,拉动设备更新投资近百亿元,引导金融资源向卫生健康、教育、工业智能化数字化产业转型、文旅体育等重点领域投放。下一步,四川监管局将继续加强与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及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强化政策宣讲与资金监管力度,做实做细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监管服务工作,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切实推动中央政策在属地加速落地见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