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网优fengj.com > 网优资讯 > 再制造资讯 > 2015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之新起航

2015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之新起航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发展速度,到2016年国内民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左右,按照发达国家汽车保有量与再制造业的发展和比例计算,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将会迎来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在过去的十多年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产业链结构、区位布局、产品质量、还是后市场接纳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进入2015年,国家宏观政策继续大力扶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未来在该领域的发展空间不容小觑。
  报废汽车迎高峰,“307”号令该如何动
  根据2013年最新《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载客和载货汽车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0-15年,则2000年前后开始使用的汽车已经进入报废期。据统计,201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4亿,而2000年只有1600万,根据6%的报废率(发达国家一般水平),我国市场的汽车报废即将迎来历史性高峰。对于旧件回收商和流通商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利好消息;而对于再制造商而言,虽然报废回收是旧件回收的一个渠道,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从该渠道中获得可再制造的旧件,为再制造产业输送原料。总体来说,在国内通过拆解报废汽车回收“五大总成”暂时还无法操作。
  对于2001年国务院下发的“307”号令大家都再熟悉不过,其中关于汽车“五大总成”报废的规定也一直是困扰不少再制造商的难点。国家从公共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要求报废的“五大总成”必须回炉。去年上半年,据传新版《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即将颁布,更有业内人士称新版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条例》与老版的《条例》相比,“巨大的改变”是相当大比例的报废汽车将可以进入到正规的流通体系之中;在新的办法中,拆解企业可以将五大总成销售给再制造企业,适当放开旧版当中禁止销售拆解零部件的条款。
  若新办法真如业内传闻那样可以对报废汽车拆解的“五大总成”予以适度放松,通过正规渠道流通到再制造及相关企业中,那么对于整个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而言将是一次重大突破。
  “以旧换再”新动向,试点企业如何践行
  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和质检总局联合启动“以旧换再”试点方案,圈定以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为主要试点产品。但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以旧换再”试点活动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直至2014年9月,《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推广试点企业征集工作启动》文件下发,各部委再次联合推行“以旧换再”试点工作,并委托第三方咨询公司参与征集和评估。12月,十家具备资格的再制造推广企业确定,并公示了推广企业置换产品型号、数量及价格。从公式名单来看,主要系国家发改委第一批试点企业,且目前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市场已有一定规模。
  参加本次推广活动的再制造产品既有商用车零部件、也有乘用车零部件,终端用户的不同对于试点企业来说,在推广方式上需具有针对性。如何让终端用户愿意体验再制造产品、企业如何根据终端用户的体验反馈完善再制造产品、如何培养终端用户的使用再制造产品的消费习惯等等,都对于未来再制造产品的可持续渗透至关重要。
  京沪两地认知高,再制造产品大可推
  都赛公司于2014年年底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两地针对消费者关于再制造及再制造产品的认知做了随机调查。从数据反馈来看,总体上30.43%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再制造或再制造产品,其中上海有40.83%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北京21.05%;令人惊喜的是,在“听说过”人群中,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再制造的概念有准确的理解。另外,在使用过再制造产品的受访对象当中,85.71%表示对使用结果满意。
  不难看出,随着近几年再制造各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媒体的大力宣传,再制造的概念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接触再制造及再制造产品。而终端用户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正是一直以来困扰再制造商的几个关键问题之一,鉴于大部分用户不理解或无法接受“再制造”,一些企业出于无奈只能以“翻新件”、“维修件”的名义销售再制造产品。如今看来,终端用户对于再制造产品的意识正在不断提升。可见,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再制造企业需要让终端用户明白何为再制造产品,以及再制造产品的优势在哪里,再制造产品的市场才能不断打开。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
给我留言

留言

免责声明:
1、
任何注明“来源:网优fengj.com”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其版权均属网优fengj.com所有,任何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已授权的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网优fengj.com”。
2、
任何非注明“来源:网优fengj.com”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等的资料,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网优fengj.com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3、
网优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建议,使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风险自负。
关于网优fengj.com | 付款方式 | 400客服:400 622 1112 |  热线:0799-6666660